達摩迦耶覺行會
   达摩伽耶中心
藍毗尼大塔院網站
宗南聯合學佛會
ENGLISH | 地區及聯絡 | 活動資訊 | 佛學詞彙

資料庫 > 辭彙
 資料目錄   辭彙   佛教月曆 
 對密宗上師的禮節 

佛學詞彙 

三藏 直譯為「三個籃子」之義。通常認為在第一次結集佛陀教法時,經文被分置在三個籃子之中,將佛陀的教法分為僧侶的戒律、佛陀的講法及開示、以及教理(佛教的哲學與心理學)等三部份,因此被稱為「三個籃子」即三藏。
大手印 藏文:Chakgya chenpo. 是四種手印(gya zhi)中的一種,亦是證悟本性最直接的修行法門。此一系統教法是噶舉新派(Sarma)對密乘修行的根本見解。
大乘 藏文:Thegchen. 以渡眾生離苦得樂而誓願成佛為發心與修行之道,其根本在於成長菩提心和出世的智慧。
大圓滿 意為大的完美和完整﹐指一種修證境界﹐也指一種修行方法即大圓滿法。大圓滿法為西藏佛教寧瑪派之主要修行方法。
上座部 梵文:Sthiravada(Theravada為巴利文),藏文:Neten depa. 聲聞(Sravaka)學派中的上座部(Sthavira),為具堅固地位、年長身份的佛教僧侶組成。聲聞學派分為十八部,目前僅存少數幾部。
上師 大修行人、德行具足的至上的精神導師﹔密續瑜珈的導師、至尊者、精神上的大修行人、戒師
中觀 即中道﹐佛教四學派中最至上的見解。中道即不取任何極端的見解,尤其是永生不滅(常見)或斷滅的見解(斷見)。
藏文:Zhiney. 住于安止狀態、止息、停留在念頭活動減少後的安靜狀態﹔一種禪修練習以使心安靜下來﹐不受念頭的擾亂; 寧靜冥想(靜坐)、使心住於平和、安心於寧靜中、念頭沉靜不動
內明 佛教的認知論﹐關於因果妙理的行而上之學
仁波切 如珍寶之人。在西藏是對倍受尊仰的法師的一種敬稱頭銜,適用於一位已被認證是卓越修行者的轉世的稱呼,也可稱為祖古(梵文:Nirmanakaya)或轉世喇嘛。
本尊 梵文:devata,藏文:yidam. 根本主尊﹐禪修的主尊(通常為特定佛的報身相)。修持本尊即本尊禪觀之焦點所在﹐乃至趨於成就之憑藉者,能賜予修行者無上的成就。在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中,本尊乃成就的根本。
比丘 具比丘戒的佛教僧人
沙彌 藏文:Getshul. 新受出家(沙彌)戒的僧侶﹐其戒需守包括十種不應做的﹐包括基本的五戒加上過午不食、不歌舞和戴任何飾物等等。沙彌戒較比丘戒為寬松。
佛教用于描述世界相續變遷的時間單位﹐又譯為大時﹐指大、中、小三種宇宙成住壞空的時期﹐為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計算的極長的時期
戒律 三藏中之律藏所含教法。佛陀教法中為出家僧侶及在家居士所立之修行基礎:包括倫理和道德行為的準則;戒儀、調伏、轉化、提昇、僧侶律儀。
佛法、佛陀的教法、定律、自然、真諦、究竟真理。

「法」的多種涵義還包括:

  1. 現象、事物、存在(可確實描述者、事件、實體、要素或存在的最極成分)
  2. (具八種珍貴特質的)宗教
  3. 特質、屬性、性質、特性、能力
  4. 一種教法、教本、經本、法本
  5. 正義、德行、責任、道德規範、教義、戒
  6. 真理、自然規則、定律
  7. 修行、佛法修行、宗教修行
  8. 心的對象
  9. 宗教、宗教系統、信仰的方式
金剛亥母 藏文:Dorje Pamo (多傑帕嫫),梵文:Vajravarahi. 諸佛最高的智慧。豬形代表基本無明轉化為最高智慧。
金剛乘 藏文:Dorje thegpa. 對教法所採之堅不可摧的方法步驟、堅不可摧的真實之道、以果為道之修行方式、即真言(密咒)乘
金剛瑜珈母 一女相本尊之名
阿闍黎(阿闍梨) 學位名稱,相當於碩士學位﹐原意及常用意為教授師﹐軌範師
剃度 經過特定儀式正式成為佛教的僧人。一位比丘或比丘尼的剃度受戒可被視為是某段時期修行準備的成熟,以及一個嶄新和更完整的宗教生命的開始。
涅槃 藏文:nyangde. 超越諸苦
格魯派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最晚成立的教派,乃宗喀巴所創立的改革派,著重經典的學習及寺院的傳統修行。在政治上取得勢力後,此教派在西藏便廣為流傳。
般若 / 般若波羅密多 藏文為sherchin. 超越的智慧﹐專指佛法關於緣起性空的智慧
菩薩 發大願誓渡一切眾生離苦乃至成佛者
菩薩乘 藏文:Changsem thegpa,即是成就菩薩行的修行方式
笨教 西藏的原始宗教,據傳源於頓巴辛饒(Tonpa Shenrab)的教法。笨教徒認為他成佛比釋迦牟尼佛更早了好幾個世紀。正統的笨教或稱黑笨教(Bon nag)已在西藏匿跡,但一種改革的笨教或稱白笨教(Bonkar)大量的吸收了佛教的要素和架構後,卻自西元十世紀始萌芽並一直發展至今。白笨教注重類似舊派密教的密法,但本尊與之不同。
頂髻 頭頂上的突起狀、佛陀頭上的突起,乃佛身三十二相之一。
密咒乘 / 真言乘 藏文:Nga-gyi thegpa. 密乘,其經典由本師釋迦牟尼佛和他所示之不同化現所傳,描述壇城(曼荼羅)及與某尊佛相關的修行方法。〝咒〞字面義為「心的保護」。
眾生 「薩埵」﹕任何有足夠意識知覺可體驗感受,尤其是「苦」的生命體,含括一切動物生命,不包括植物生命型態。眾生即佛教倫理與慈悲的對象;從廣義來說,佛教主要的作用不僅在于幫助其跟從教法的人求得自我解脫,更在于發揮其功能幫助世間一切眾生改善生命的狀況。
報身 藏文:longchoe dzoku,亦稱自受用身,生命存在最圓滿之相。
道次第 修道的各階段、漸悟法、漸進法
經論乘 藏文:Doyi thegpa。經的定義為:佛陀或啟發自佛陀之開示、三藏中經藏內之經文、屬於大、小乘佛教一切顯傳的教法,即以修道為成佛之因的因地教法,有別於密續即密咒乘的教法。經之字面義為「線」或「簡要的文句」。
寧瑪派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最早的教派,亦稱舊派,其根源可溯始至西元第八世紀佛教初傳入西藏(即前弘期)之時。其外在結構及傳法雖不久後被朗達瑪王所滅,但其隱藏的法寶則被保留至今。
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亦被稱為咕汝仁波切(Guru Rinpoche),是第八世紀時將佛法傳入西藏的一位大師。他在西藏住了五十五年,被公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一生經歷非凡並示現了無以數計的神蹟,在藏傳佛教中備受尊敬。他的傳承即是後來藏傳佛教中的寧瑪派。每月新月後的第十天是他的特殊紀念日。
僧團 團體之意﹐特指佛教僧侶的團體(超過四人以上的集合即可稱為僧團),教團。
龍族 藏文:lu. 水中之神、水中的精靈、蛇神、人頭蛇身的非人類等,多住於山泉、河湖之中。龍王即龍族之王。
輪迴 藏文:khorwa,指六道之生命於苦、無常與無明中不斷地生死輪轉;眾生陷於無明與二元觀、業果與煩惱的那種狀態;由於因果作用,永無止境地輪轉於痛苦與煩惱中之一般現實。
論(典) 關於佛法的論文及論著﹐通常為對佛教哲學思想的論說或註釋;由有成就和學問的大修行人所撰寫之典籍
噶當派 虔誠依修道次第修行,並將個人所知全部的佛法融入道次修行的人﹔西藏佛教後弘期一個重要的教派﹐創始人為阿底峽尊者
噶舉派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的瑜珈傳承,持有印度四方教言諸成就者所傳下來的瑜珈教法的傳承。噶舉派以實修為主,又被稱為「口傳」或「禪修」派,由大譯師瑪爾巴於1050左右傳至西藏,它的力量源自上師與弟子間緊密的相契。
儀軌 藏文:Dupthab. 修行上以生起次第為主時所用之密續祈禱文與步驟。一個典型儀軌的架構包括起頭部份的皈依及發菩提心,中間主要部份的觀想佛及持誦咒語,和結尾部份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
緣覺乘 藏文:Rangsangye thegpa. 也稱獨覺乘,是小乘(藏文:Thegman)或現在喜稱之上座部(梵文:Sthiravada藏文Neten Depa)中之一種。
憶念 梵文Smriti, 藏文:trenpa. 清醒覺知、記憶、回憶、追思、心安於當下﹔心存渴求之憶念
禪宗 英文為Zen﹐是中文「禪」的日文發音,梵文:Dhyan. 靜坐、冥想之義。禪宗可溯始於佛陀的秘密教法,即當佛陀站在靈鳩山上,在眾弟子前手持蓮花卻默然不語時。佛陀拈花微笑,而弟子大迦葉尊者因此證入涅槃。由他而下,佛陀「心法之燈」代代相傳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再由菩提達摩將心法東傳至中國並形成禪宗。
薩迦派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起源自卓彌譯師(Drogmi Lotsawa)所弘傳之畢哇巴(Virupa)的「道果」教法。其法脈藉由世襲及轉世共同傳承。一些最重要的佛法註釋(疏論、釋論)即出自此派的供獻。
聲聞乘 藏文:Nyenthoe thegpa. 小乘(藏文:Thegman)或現在喜稱之上座部(梵文:Sthiravada,藏文:Neten Depa)中的一種。
轉世 (用于「轉世活佛」一詞中時特指)一些卓越的佛法修行人為渡眾生和修行而志願選擇重新出生世間的行為,祖古(習稱轉世活佛)即是如此。
灌頂 梵文﹕Abhisheka﹐藏文﹕wang. 一種引介修行者至某一尊佛的壇城的儀式,可於祝福時或修法開始時賜予。受灌頂者需要有口傳「lung」,即法本的讀誦和口訣「thri」,即法本的開示。用這種方法來成長個人覺性的效果極大﹐不可低估。梵文「Abhisheka」的直譯便是「灑淨」之意。
觀、昆缽舍那 藏文:lakthong. 勝觀、深觀、遍見,通常指觀入空性。見前所未見,即空性。
觀世音 藏文:Chenrezig (千手千眼) jigten (吉祥) wangchuk(自在). 觀世音菩薩,觀一切、洞見十方法界者

首頁 |  關於UTBF |  佛教與弘傳 |  師資與教法 |  各地中心與分部
事業項目 |  服務項目 |  資料庫 |  支持UTBF的事業 
宗南聯合學佛會  2003 - 2024 版權所有  UTBF.ORG
本頁最後更新日: 2004年12月28日   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