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迦耶覺行會
   达摩伽耶中心
藍毗尼大塔院網站
宗南聯合學佛會
ENGLISH | 地區及聯絡 | 活動資訊 | 佛學詞彙

師資與教法 > 教法 > 講法謄本及摘要 >
 精神導師   堪千仁波切   堪布及喇嘛 
 教法 

講法謄本和摘要 


憶念

尊貴的宗南嘉楚仁波切

2001年3月24日早上10點正
金剛乘佛法中心
美國紐約市


我非常高興能和各位在此相會,這其實是我在紐約市的第一次佛法開示,因此很高興能與你們一起分享我在佛法上的見解。

今天的主題將就佛法的大體而論,但我會特別談論「憶念」 - 記憶的力量及其重要性;這在佛法上有其特別的名相。我認為記憶很重要,因為你常在佛經裡反覆的看到它,而佛陀也常談論它。梵文將之稱為Smriti- 憶念,藏文稱之為temba,即銘記於心之意。對佛教的三乘:小乘、大乘、金剛乘而言這點均是非常重要的。它之所以非常重要有不同的原因,舉例來說,在金剛乘中,修行上師瑜珈或藉禪修親近你的精神導師是金剛乘主要的修行法門之一。而其精義即在於你確實銘記上師的德行於心,且一次再次的憶念著他。所以說憶念在金剛乘修行中占著極重要的地位。而在早期佛教中亦然,因為有所謂的四念處,也就是將心念記或繫於四個對象上;梵文稱之為"Smrtyupasthana",就是將心念安住在你禪修時所憶念的任何對象上之義。基於此,這是為什麼今天我要選擇這個主題的原因。當然,在談論佛法時總有相疊之處,因此我們也會觸及其它部份,但憶念(Smriti)將是今天的重點。我會先談它。如果你們有任何問題,可留到結尾時 問我,我會盡可能的回答。

「憶念」也是八正道的教法之一,它和我們的念頭相關。佛教的教法可歸類為主要的三種:與道德相關者(戒),與心智、心念修行或三摩地(定)相關者,及與智慧(慧)相關者。因此,道德、集中心念(或心念修持)和智慧是佛教教法中重要的三項主題,而憶念特屬於第二種 - 心智修行。

好,首先,什麼是法?我們先來問自己一下什麼是佛法?「法」這個字義其實非常廣泛,它可以有十種不同的涵義。所以在誦經時,當你見到「法」這個字,不要認為它都只是相同的意思。它涵蓋很廣,事實上可說是涵蓋了整個宇宙。以它這十種不同的涵義,它包涵了世界上一切可能之物。而我們通常所熟悉的涵義則是指那些能使我們得解脫,並給予我們智慧了解真相的佛陀的教法,不過這只是「法」的十種詮釋之一而已。現在我要講的便是這種涵義的「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認知的「法」。所以你若問這樣的「法」是什麼,佛陀曾以很簡單的方式說:「法」就是訓練我們的心,不去做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惡行,去做幫助自己和他人的一切善行,而最重要的就是要觀照我們的心,審視我們的心。這就是「法」!由於心極為重要,不像許多其它的信仰和宗教,佛教著重在心念上。佛教並不特別著重在身或語上,而是在心念-「意」上。例如有些宗教會將手以鉸鍊鎖住,因為他們也認同,如偷竊等行為是壞的行為,為了清淨偷竊造成的惡業,他們會用鉸鍊將手鎖住而說手是行使偷竊的禍源。因此為了清淨罪業,就把手拷起來吧!這是一種以體罰來清淨罪業的方式。還有類似的情況:為了清淨舌頭所造的惡業,他們會以針穿刺舌頭和做各種各樣的事。但就佛教來說,是心促使偷竊的,是心促使撒謊和一切行為的。如果你決意不去偷竊,你的身和語在控制之下的話,你是不會去偷竊,也不會撒謊的。所以說我們不要懲罰身體,讓我們來鍊心,這就是佛陀的訊息。

所以中道是佛教的一個極重要的觀念。通常我們認為中道指的是哲學上的東西,指既不落入常見也不落入斷見。但它不僅是哲學上的,還實際上意謂我們應秉持佛陀所示的中道過生活。中道在此指的是不縱身於奢侈的生活,但同時也不懲虐我們的身體,即行所謂的自我摧殘,因這二者是兩個極端。因此既不是鬆懈的不做一事,同時也不懲虐身體,而是將心用於修行上,訓練我們的心和念頭。因此中道並非僅是哲學上的一個中道,它也是佛教務實修行的中道。

那麼什麼是佛教的目的呢?佛教的目的就是自由- 我們如何能得到自由?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佛陀因這個問題啟始了他的修行和禪坐,他是看到了這問題而開始的。他為尋求他的道而探索各種的可能;他看到了人們竭盡所能地去獲取自由和快樂;無論是富者,貧者,還是具有盛名和權勢等的各式各樣的人。但他們均不能免於某些挫折、痛苦和恐懼。所以這說明了物質並不能賜予人真正的和平與自由。那下一個問題就是:有可能得到自由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得到自由呢?佛陀在禪坐六年之後,發現終極的自由唯有透過修行,領悟和認識才能獲得。那並不是透過你的信仰或物質便能獲得的東西,那是要透過你自己的領悟方能得到的東西。你知道它,然後就解脫於它。譬如說有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你抗拒它而與之交戰,你會一直有痛苦;如果你了悟它是不可變的,是生命中的一部份,那你就會從痛苦中獲釋,你離開了那掙扎和掙扎所造成的痛苦。

讓我們想像現在正在做夢。事實上,依據佛教的人生觀,我們所謂的「真實人生」其實是一場長夢,而晚上所做的夢是短夢。第八世噶瑪巴在他的中觀(Madyamika)疏論中亦曾寫到這點。他常提到「長夢」和「短夢」,意指白日生活的體驗和睡夢。我現在說的是真的夢境,假想有一隻老虎在追你,你感到非常害怕。你會試著保護自己,你會懷著恐懼試著逃跑,這些都是苦的表現。你要如何跳出此境?當然有一些方式:譬如說你可以殺了這隻老虎,用一枝槍把它斃了,這可以讓你有獲釋的感覺。但去除這種痛苦和怖畏最好的方式是:如果你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你當下就脫離了那種痛苦。你不需做任何其它的事,沒有儀式,什麼形式都沒有。只憑了悟,你便 從痛苦中解脫了。白天的生活也是一樣。對我們來說,夢就是幻相,我們很容易明白這點並從而脫離。但我們很難會認為生活不是真的,因為我們仍在長夢中,就像你在睡夢中會將夢境當真一樣。剛才老虎的夢是一個最直接的例子,使我們明白了悟真相是如何能為帶來寂靜、自由以及從怖畏和痛苦中解脫的力量。

佛陀由35歲起便為了讓我們了悟真相而傳佈他的教法。他在29歲時開始禪坐並持續了六年,之後他更傳法長達45年之久。在這45年間,他傳了許多不同的教法,最重要的是眾所周知的「三轉法輪」- 即三個不同的教法。

在這期間,佛陀說了四聖諦。其義簡而言之就是要先了解我們有什麼問題,或是有什麼苦。我們只能了解「苦」,但我們無法避免它。因為「苦」是業果,不是因。你並不能真的避免受「果」,你只能藉去除「因」,然後「果」在沒有「因」的造就下就消逝了。可以說瞭解業果便是開始瞭解生命了。其次﹐佛陀解釋是什麼造成這些苦果的。這就是第二聖諦「集」。如果你不喜歡這些苦而要從其得解脫,這就是第三聖諦「滅」,滅就是涅槃或成佛。如何得「滅」,有什麼路子?有什麼方法?這就是第四聖諦「道」。佛陀解說了這些聖諦。解釋四聖諦的一個好的譬喻就是把我們看作病人。首先﹐及早了知自己有不適、疾病或痛患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有恙,就不會去看醫生。不看醫生,不治療﹐病就不會好。等到你真的感受到病苦避身時﹐可能已太遲而無藥可醫了。所以就像了知你有病後需要尋找醫生﹐學佛的人需要瞭解自己的問題,找一位精神導師。你從精神導師那兒得到對治自己問題的處方,就像醫病般取得配藥而服用它。這是另一個真諦。所以第一先是瞭解自己有不適,第二是尋找一位老師抓出造成不適的原因,第三就是服藥,遵循療程,最後便是結果- 你會康健起來。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從凡夫到成佛一路都適用此至理。

現在下一個問題是:如果你如此照做,上述的結果是否能在一生中達成?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你是可以得到一些結果,有的是立即的成果;若你對佛法有更正確的認知,甚至有更迅速的成果。讓我們來以行捨- 佈施為例,經中說到佈施的果報會帶來財富,也就是說你會因佈施變得富有。但如果你在行捨,佈施東西給貧苦的人時,心中想的是你會因此而富有或你希望能因此而富有,那你得等到真正富有後才會變為快樂。你所做的佈施在你未變成富有之前不能為你帶來快樂。但菩薩道的人並不這樣期待,他們也不是為了要變成富有才佈施。他們一心只想幫助他人,所以他們的目的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期待也不一樣。他們只想使別人快樂,幫助他人。這些對佛法有較深體悟的人可以馬上得到修行佛法的結果﹐能夠立即獲得不可言喻的快樂。在知道他人得到快樂的當下,菩薩行者亦得到快樂,他們不需要等待經年乃至許多世變成富人之後才快樂。

因此你如何得到結果決定於你是如何體悟佛法的。你可以馬上得到結果也可以等到許多世之後再得結果。說到這兒帶出了「生」的問題- 過去世和未來世以及輪迴,同時也引出了愛與慈悲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對他人生起慈悲與菩提心呢?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一共有四種生的型態:化生、卵生、濕生和胎生。當你經歷無數世的生死時,你曾有父母,每一世都有父母,他們均如這一世的父母般疼愛你。除非是化生或濕生,否則你都會有父母,所以說為什麼人人事實上都是相關聯的。唯一的問題是我們不記得了 - 我們沒有「憶念」(Smriti)的功夫。所以能有記憶是很重要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明白真相,了悟生命的自性且發乎自然的生起大菩提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不記得過去。如果我們能記得過去,那我們對世事的洞察便會迥然不同。如果人人都曾為我們的父母而對我們很好,為什麼我們不能以相同的來回報呢?這是愛與慈悲之所以成為佛教極重要的論點之故。只要生命有輪迴再生, 慈悲心便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彼此皆相連﹐如一家人般。

現在讓我們直接跳到「憶念」(Smriti)本身,它也是與禪修有關的。首先讓我們先討論四念住(Smrtyupasthana)。它的對象有:身體(這個肉體本身)、覺受、心和其它一切的現象。你現在不妨一面聽一面練習這種禪修。第一步是藉觀想走遍你身上的每一部位。你可以從這裡開始,進入身體內部然後再慢慢的向上走,想像身體上的每個細胞,好比說皮膚細胞,再進入血球,並想像骨頭,然後出來;你再走入身體其它的部位,試試看你會看到什麼和發現什麼?你用這種觀想走進身體的內部,看看能發現什麼?試試看到底有沒有一個「人」在這裡,假如真有這樣一個「人」的話?還有,呼吸的練習也是這第一念住的第一部份。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卻非常的有效。

佛教特殊的力用即在於了悟「無我」,無我可說是佛教的特質。你在別的宗教中不會找到無我的教義或教法,只有在佛教才有,且在佛教所有的宗派中均然。這是最能代表佛教的部份,乃佛教獨具的特點。「無我」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切的困惑和痛苦皆來自對「我」、「自我」、或「個人」的執著。只要你有這種強烈的執著而不能生起更上一層的體悟,不管你有多堅定的虔誠信仰,你仍只是依賴外在的某些東西,你仍只是仰賴儀式和物質的東西而已,你是不會得到解脫的。你可能得到些覺受,你可能安慰自己覺得已受護佑,但你不會得到解脫,這二者是很不同的。

在不同的宗教裡均有「他性」(otherness)和「單一性」(oneness)的觀念。佛教的獨特之見在於「單一性」上而非「他性」上,就是說佛教認為你並非是依於某些對象而存在的,這是為什麼有關於佛教到底是否信仰「神」這種問題會出現的原因。當然我發現人們對神這個字會給予不同的詮釋,我能說的是佛教認為沒有一個永久、單一且能創造和控制世界的單一實體的存在。如果你如此詮釋神的意思,則佛教不同意有這樣的東西存在。但如果你以不同方式解釋,也可能會偏離「神」的原始詮釋,也許不會,我不確定。總之佛教不認為有一個總體的實體。如果你多研究佛教的因明學,亦即佛教的邏輯學,便會更明白為何總體不存在。其實佛教認為只有個體(individuals)的存在,但那也只是暫時的眾分別體而已。現在我不細論這部份,因為這是全然不同的一個主題。所謂總體(universal)的意思是這樣的:或許我們用例子來說明,我現在問你們在廚房裡所必需的重要東西有些什麼,你們可舉出一項嗎?(聽眾:鹽!)好!鹽是一項,它是你在廚房裡所需的許多東西之一,對嗎?到目前為止這樣說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溝通的,所以我說沒問題,這是我們在做溝通時所需要的方式。然而我們現在必須實際來分析一下:看看我們到底是怎樣被困惑的﹐無明又是如何作用著我們的。你說鹽是我們在廚房裡所需要的許多東西中的一項,對這點我們大家均表同意。下一個問題則是,那鹽是不是「單一」的實體呢?因為我們剛剛才說了鹽是許多東西中的「一」項嘛,事實上不假思索我們便會認定這所謂的「一」項是不錯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那「單一的鹽」如果真的存在,它是在那裡呢?在佛法的概念裡,那是不存在的!因為如果它存在,它便是一個總體了。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個廚房裡有鹽,紐約市中每個廚房裡均有鹽,澳洲有鹽,印度也有鹽。但那「單一」的鹽在那裡呢?那「單一」的 - 正如我們形容是廚房中許多東西之一的那個鹽是在那裡呢?它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鹽是個體的。我們現在或可以說剛剛提到的那個鹽是你在紐約各廚房裡都能找到的鹽,但這種思維仍是範圍稍小的總體的概念。你實際上無法找到一個所謂的紐約鹽,紐約有很多鹽,但沒有一個整體的「紐約鹽」。那是不存在的,然而我們的心創造了它,我們的念頭創造了它。所以所謂的「一個」是我們的心所創造之物,它並非客觀的存在。

所以說在佛教的觀念裡只有個體而無總體,有每個個體的解脫,卻沒有所謂的全人類的解脫或單一的神;有各分別體的善心,各分別體的解脫,各分別體的了悟,但沒有遍存體的東西。我認為瞭解這點很重要,鍊心也很重要。再說「念住」(Smrtyupasthana),第一個是尋找「我」是否存在於我們身體中的任何一部份。我們相信「我」是一個人,既是一個,就不可能是許多,因為一和許多是相反的。現在我們尋找這樣的「一個我」,但我們找不到一個,卻找到了許多。有許多細胞,有頭髮,手指,腿等等,但哪兒才是「我」?這是第一念住(upasthana)─憶念身體各系統,而在同時你會對人之所以無我的瞭解更趨近一步了。

現在下一個要談的是,假如身體不是「我」,我們會問﹐那我的覺受是不是「我」呢?仔細想想好的感覺或壞的感覺,生理上的覺受或是心理上的覺受,哪一個是「我」?我們有許多的覺受,而沒有單一的覺受,這是憶念的第二部份。

第三部份是關於心的。你也許說身體不是我,但我的心是我。就憑這句『我的心是我』,就已說明了不少,它是指一個屬於我的東西,因為我們用「我的」對不對?心是一個屬於我的東西,就像我的杯子一樣。杯子不是我,它和我是分開但有關聯的。所以當你說「我的心」而認為「我」是「我的心」所生之物時,因「我的心」屬於「我」,你實際上已直接推翻心即是我這點了 - 它屬於我但不是我。因你在身相上和覺受上均不能找到物理的「我」,那查驗一下你的心,看是否心的那一部份是「我」。這就是第三念住。任何感官意識上的「我」,任何心理上的「我」,哪一個是「我」?從開始我們便堅持「我」是一個,那「我」在那兒呢?最後,如果你在自己內中無法找到「我」,那試試在其它的東西上找﹐是否「我」存在於什麼「遍在」的東西上等等。這是四念住中最後的一個。人們一般不大會如此去觀想。這些都是讓我們自己透過憶念的修持更證實「我」的真相而已。

以上就是四種心理的思唯。做這些觀想時就成為「止」(shamatha)的禪修。而「憶念」是同時把「止」的練習和「觀」(vipassana)的練習結合在一起,它將二者連而為一 ﹐同時進行。首先,將你自己先安定下來,把心念集中在單一目標上- 你的身體、心、或呼吸。你慢慢地,一步步地進行禪修,它使你的心靜下來,同時也訓練你的心,讓它能安住某處。同時,因為你也在辨析,它將你帶進「觀」而生起智慧。

(以下的錄音不清晰無法辨識)

﹝結束﹞

目錄    

首頁 |  關於UTBF |  佛教與弘傳 |  師資與教法 |  各地中心與分部
事業項目 |  服務項目 |  資料庫 |  支持UTBF的事業 
宗南聯合學佛會  2003 - 2025 版權所有  UTBF.ORG
本頁最後更新日: 2004年12月28日   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