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無明到開悟
(續頁,頁次
2 of 3) ==
岡波巴的教法是建立在大乘和金剛乘的基礎上,從哲學上講,是建立在中觀上。公元二世紀,印度有一位很有名的大師叫龍樹,他將中觀宗派系統化,但對中觀的解釋,一直有所差別。中觀宗起源於印度,經過中亞傳入中國、朝鮮和日本。傳入中國很早,大約在公元一、二世紀。佛教在七世紀傳入西藏,中觀傳入西藏更晚,約八、十世紀,在印度中觀哲學的唯一目的在於去除錯誤的見解,如:「存在」和「不存在」都要拋棄,龍樹菩薩有一個特別的觀點:『所有的見解都是錯誤的見解』。一旦你有了見解,你就偏離了真理。你可能會問:「這個中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他說它並不建立什麼,只是斷除錯誤的見解。
中觀離開印度之後,就有所改變,他們更注重解釋和建立中觀宗而不僅僅是斷除錯誤的見解。譬如,他們更注重二重真理(真諦和俗諦)。而岡波巴有所不同,他更注重談心而不是外物,龍樹菩薩最初以外在世界來解釋空性,如:「什麼是車子?」人們會說:「車子就是車子。」而他會分析然後問人家:「真正的車子在那裡?輪子不是車子,門不是車子,如果門是車子,那麼你就可以駕駛門…等等。」而岡波巴沒有這樣做,他說一切事物皆是心的映像,整個世界都是心的影子。如果你今天不在這裡,如果你沒有出生,如果你不存生,你的世界就不在這裡,就不存在,這個世界是因為你看得見,你心所現,所以才有它。因此有人誤解,以為他不是中觀宗而是唯識宗,唯識宗認為除心之外世界別無它物存在,但是岡波巴並非唯識宗,因為他明確地說:「心也不存在」。他只是用「心」來解釋萬物。
在他的教法中,很重視以下四點:
1.加持2.信受3.建議4.平常心
1.「加持」的意義,在密續乘的教法中,尤其是噶舉派傳承更顯重要。
2.但加持的獲得還需建立在「信受」的基礎上,沒有信受就沒有加持,它的基礎修持虔誠心。沒有虔誠心或信心,不可能得到「加持」;沒有「加持」則所有修習就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他再三強調修持虔誠心。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合格的老師,對他來說,合格的老師是指有傳承,並非只是讀了書,就能教人。老師必須具備慈悲心、菩提心,而老師本身要有合格的老師。剛開始初學者可能沒有虔信心,所以虔信是人造的或錯誤的。但過些時候,當你具有自然而正確的虔信心,此時就能把心打開,接受加持並理解真理。
3.關於建議:岡波巴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擅於用譬喻來講授佛法,因為譬喻比較容易記得住。他說:修行就像用吉他一樣,不可太緊也不可太鬆,智慧和方便要結合得好才起作用,你不但要知道它是甚麼,而且知道怎樣去做。譬如當你和人相處時,發現那個人錯了,但你得以恰當的方式、語氣,合適的時間、地點,不一定直接地指出他的錯誤。有時候儘管他能理解你在說什麼,但也不一定會接受。智慧並不僅僅只是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談話這麼簡單。真正的智慧是理解無自性,而這是佛教和非佛教哲學觀點的差別。
慈悲、愛、做個好人、有信心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或學說共有的,只有「無自性」是佛法獨有。佛說一切痛苦都來自「我」,有了「我」,就有「他」,然後,「我」變的非常重要,也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任何我喜歡的變的很重要,而我不喜歡的就不重要。只要有「我」就產生分別、造業,於是為了滿足自我,就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而別人會反應,你就會再反應,這就會產生惡性循環。有許多減輕痛苦的方法,但想斷根,則必須了解無自性,這是佛教的基礎,但我們不能立刻修持它。
首先從修每個人都平等入手,因為每個人都想要好的而不要壞的,這種感受是一樣的,所以我不應該損害他人,先修平等再修無自性。當你去尋身體的哪一部份是我?或心的哪一部份是我?或感覺的哪一部份是我?你會發現你的身體只是一群細胞的組合,時間的組合、你越分析,越思考,便越接近理解無我。了解無我及空性就是智慧。如果你想修行成就的話,必須修習智慧和方便二者,就像吉他一樣。他還有很多其他的譬喻,例如像行醫一樣修行、像大地、像車輪、像金子一樣修行。例如金子可以做首飾,我們每個人的本性都像金子一樣清淨,越用它越珍貴。
4.下面講"Thamal-shepa"。這個詞藏文意為平常心。"Thamal"意為平常(普通),"Shepa" 意為心(mind)。?你听到"平常"一詞時會怎么想?心里會出現什么景象?(有听眾回答:沒有偏見的心) 有沒有念頭?(一听眾回答:沒有念頭) 好,回答得好。人們通常認為平常心是指平常人的心。但那不是剛波巴此出想說的意思。首先,"平常心"一詞他來說非常重要,你會發現在這個傳承的教法中,他常用到這個詞。在噶舉派用這個詞比其他教派多。教法中說,只要你懂得這個,就不用再學其他的了。這一個就可以達到所有的目的。但如果你懂得很多其他東西而不懂得這個,那你就還缺乏最重要的東西,而不能成佛。 后來他們用一個非常特殊的詞﹕"Karpujuto"。 我不知准确的翻譯是什么,意思是指能治百病的藥,指一种适用于百病的純洁的東西。這個詞被有些學者批評,但在噶舉派傳統中則很重要。這個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只要你見到平常心,就徹底覺悟了。剛波巴說,只要你還沒有見到這個,那么不論你知道多少,拿佛教的知識來說,聲明、因明、內明(此處指佛教或可說是靈性知識)、醫方明、工巧明等五明,那仍然無益。他就是這樣說的。那么平常心到底是什么呢?根据剛波巴的教法,平常心是指那個不被外境所轉的心,也是不被世俗思想沾染的心,這個心沒有昏沉掉舉或說過份高舉和沉沒。(當你昏沉時就快睡著了,心不明朗。當心掉舉時,就東想西想,或情緒激動,心高舉,也不正常。)所以那种心是平常心。你能見到那种心,就意味著見到心的本性,也是懂得空性。所以這個詞很重要。剛波巴說,只要一個人懂得這個,他就立刻開悟。
最後來談一下岡波巴的特別教授----四種教法:
1.心趨於法 2.法行於道 3.道上除惑 4.轉幻成智
四法包括從初學到成佛的全部過程。
1.心趨於法: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因為懼怕惡業的果報,例如地獄道等等,想得好報而修行;另一種比較好,並非你懼怕惡道,而是想從輪迴中徹底解脫,並且從業力痛苦中解脫而修行,這種心趨於法更好。
2.法行於道:僅僅是心趨於法是不夠的,你必須讓所修的法行於正道才行,有二件事可以幫助你行於正道:一是了解諸法如幻,你可以看得到,你可以聽得到,可以感覺得到,可以交談,但在實相上,無一法真正存在,事物所顯現的樣子和實際的情況是兩回事,如果你認為所顯現的就是實際情況,那你就被無明所縛不得解脫;二是菩提心、慈悲。慈悲有很多種,譬如人因不明真理而造業,假若有人罵你,害你非常生氣,而你不立刻反擊,反而想,他被無明所控制造業,不是他願意憤怒,就像有人用棍子打你,你通常會生那個人的氣,而不是那根棍子;同樣的你應該對那個人裡面的憤怒情緒生氣,當你想到他因無明而造惡業,你可能反而會對他更加慈悲。所以一方面了解諸法如幻,另外對眾生慈悲,能使你行於正道。
3.道上除惑:雖然行於道上,但還免不了會有錯誤見解,如果你認為:佛陀存在或者我存在,對初學者這樣想還無妨,但當你進一步思考時,佛說:從色到成佛無一物存在,而不存在也不存在。因此不是斷見,如果執著於不存在,將會有更大的問題,這是很難部分。我們理性到達一定層次後就不能再前進了,因為我們比較習慣於相信四種偏執,最基礎的是「存在」或「不存在」二種,進一步才有四種:「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但真理超越於此四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過學習、思考所得的智慧只能描述真理的大概,從此就要修持,只有通過修持才能體會到無法言傳的真理。
其實,簡單的事情都是如此,譬如有人問蘋果是什麼味道,你說是甜的,而「甜」這個字不能代表你所嚐的味道,「甜」是某人創造的語言,強迫人們認為它們有關係。如果甜這個字就是水果的口味的話,那麼你就不需要學習語言,你只要吃到水果就能說出甜這個字,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人們必須用很多語言描述這個、那個,但都沒有說到目標上。簡單的事物尚且如此,究竟真理就更不用提了。因此了解諸法如幻,就像電視畫面一樣,能幫助你遠離斷、常二邊。佛教接受一切現象,一切現象不會把你束縛在輪迴之中,而是你對它的執著會導致你陷入輪迴,所以開悟之後你仍然可以看見整個世界,不會變成聾子或瞎子,現象並不阻礙你成佛。佛、菩薩不會也不能否認現象,這就是第三:道上除惑。了解諸法如幻,離於斷、常二邊,同時由於菩薩的慈悲,減少我執。
4.轉幻成智:有些教法說你必須放棄錯誤的思想,但岡波巴這裡說你不必拋棄妄念,而妄念本身可以轉換成智慧,所以這是更高或更深的教授。要點在於真心、妄心都是同樣的心,妄心雖千變萬化,但真心是覺性。如果真心不是覺性,就會像石頭、桌子一樣,是死的東西,不能照見事物,更不用說是正確的觀照還是錯誤的觀照。若無覺性就不能觀照,而心則不同,儘管是邪見仍然有見,心的本質始終是覺性,回到前面所提的「平常心」,此「心」現前便是覺性,如果你能領悟此理即是轉幻成智。
以上便是岡波巴的四種佛法教授,這就是開悟,我就講到這裡,大家有甚麼問題請提問。
1.問:如何區分初學者的心和平常心?
答:當你說:「初學者的心」時,是從時間上來定義的,但我們必須謹慎,我們該想心在開始時被障蓋住而後來沒有障蓋了。心不是平常人有,而當你成佛菩薩後卻沒有的東西,心是相續,普通人和佛菩薩的心的本性,都是一樣的。
2.問:能否區分一下逼迫性的業力和自由意志?
答:好,業力可以分成「因」和「業果」,業果的部分是不能改變的,它可以決定並逼迫你,譬如由於你過去所造的善業,使你投生在好的家庭,有好的運氣,好的朋友、快樂,一切都準備好了似的,你只要去經歷結果就行。但「業因」的部分完全取決於你,即將來那50%的業是由你來控制,現在你所受的是由你過去所作的業所控制,過去所作的惡業,現在會經歷不良的境況,而不良的環境要比良好的環境使你更有機會去作惡業,以往的業會使你重複做類似的事,這就是輪迴。
3.問:如何能完成第四法,轉幻成智?
答:其實第四法更像第三法﹝道上除惑﹞的結果,我這裡應該解釋一下「二種真理」。真理一詞不是佛陀所發明創造的,真理和非真理的概念在佛之前就存在。佛說不管你是否認識到它,或無論佛是否出興於世,也不論你知不知道,真理一直存在著,不生不滅,佛說究竟真理是空性,而世俗真理(相對真理)就像:杯子上畫有一朵花,你會說這不是真花,而我有一朵真花,你說:「這是真花」。假如,我有一朵真花和一朵塑膠花,你會說:「這是真花,那是假花」,這是相對真理。但當你再進一步思考時,這也不是真花。我們習慣於說這是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等等,但如果你找不到一朵花時,你就更找不到二朵、三朵花了。因此不存在就進一步接近真理,但它仍不是究竟真理,否則就變成了斷見。任何我們用語言解說的都不是究竟真理,那只是談論它而已。譬如現在我們想像紐約,有人拿地圖來說:「這是紐約,應該這樣走,那樣走…」,當你到了紐約,這會有幫助,但這不是紐約。同樣我們現在解釋的和佛經上解釋的究竟真理,就像一張地圖,不是究竟真理
。 我們理解究竟真理超越相對真理,但還不是究竟真理本身,當你繼續在這層基礎上修定之後,其結果第四法就會自然顯現。
4. 問﹕能否講一下心清淨的狀態是什麼﹖
答﹕心原本都是處于那種狀態﹐對每個人來說心本身都是清淨的﹐但念頭擾亂了事物的現象﹐所以我們見不到心清淨的本質。短時間的禪修也許還不能使我們認識﹐認識了也不能保有。再有一個問題就是﹐當你認識到它時﹐你想﹕噢﹐我見到了。這是個問題。念頭一來﹐你正感覺良好的時候﹐那種體驗就消失了。所以一般需要有長時期的禪修訓練。
|